內容來自YAHOO新聞

本報特約

中國大陸企業“走出去”的海外形象,事關“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大局。近期,《中國企業海外形象調查報告,2015“一帶一路”版》在北京發佈,總體調查顯示,中國大陸企業在“一帶一路”發展中大有可為,其中,俄羅斯、印度、印尼三國受訪民眾對中國大陸企業的評價最高。但是,海外受訪民眾在肯定中國大陸企業推動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認為中國大陸企業在環境保護、危機事件處理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仍待加強。 中國大陸企業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中國企業的海外形象和國際競爭力?在近期召開的“2015(第三屆)中國企業海外形象高峰論壇”上,相關專家表示,中國大陸企業提升海外形象,既要從國家層面提供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還需要企業提升自身發展實力,加強專業化發展水準。此外,中國大陸企業自身應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思維,遵守國際法律規範,誠信經營,促進當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同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 提升企業內在實力是關鍵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中心主任盧衛東坦言,中國企業在海外形象建設上,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所提出的新要求。談及存在的問題,盧衛東表示,中國大陸企業在海外形象建設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方面,在體制機制、海外形象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市場研究方面,在人才籌備、專業化能力提升方面,在方式、方法、載體、創新方面,在分類指導等方面,都需要亟待加強和改進。 “打鐵還需自身硬,樹立企業良好的海外形象,提升企業的內在實力是關鍵。”盧衛東建議,企業一要強化依法合規、守法經營、合作共贏的理念,一起建設市場導向和商業運作的規則。二要更加注重品質,進一步提升品牌服務。三要注重自身發展與造福當地並重,特別是履行好社會責任。四要尊重所在國的習俗,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力所能及地支持所在國社會公益事業和生產事業。五是提高當地語系化率,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贏得所在地政府、合作方及各界的認同和尊重,樹立中國企業負責任的國際形象。同時,還要注重與所在國溝通,提高與當地政府、媒體、非政府組織等方面打交道的能力,努力為企業在海外的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大陸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認為,企業海外形象塑造一方面要做好“淨身”,改變企業的不良行為和因不良行為導致的不良後果。另一方面,要做好“形象美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環境保護。楊宜勇說,在他接觸的非洲50國代表中,他們雖然贊成中國企業“走出去”促進了其發展,但是更擔心如木材加工、造紙、皮革等企業會造成當地的環境污染。三是要尊重智慧財產權。中國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有自己的專利,我們要在加快產品的創新步伐上、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上和推動多種業態的創新上下功夫。“沒有創新,中國企業‘走出去’並塑造良好的海外形象都是非常乏力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 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思維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副局長李智慧看來,企業的一言一行都與國家形象緊密相連,“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作為“一帶一路”構想的具體執行者,既帶動了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促進了貿易投資等方面的發展,但是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就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推進中國企業的形象建設,李智慧認為應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思維,具體有以下四點: 一是提升品牌意識。“走出去”的企業,不僅要考慮存在的經濟風險,更要考慮東道國對大陸對其投資的心理認同和接納程度。具體而言,企業在海外運營中,樹立和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首先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兼顧專案的經濟性、環保性和對當地社會民生的改善,以誠意和行動改變國際社會的認知。其次,把維護和改善形象納入公司海外戰略的統籌考慮和規劃。“走出去”的企業要通過實施具體的商業合作項目,用看得見、信得過的成功商業項目運作,打消疑慮,築牢合作根基。 二是熟悉並自覺遵守國際法律規範,這是企業“走出去”的關鍵要素。商業運營的底線是遵紀守法,“走出去”的企業更要遵守三條“紅線”:即本國法律法規、東道國法律法規以及國際規範和慣例。李智慧認為,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出去”企業應當特別注意各國法律制度體系的差異性,加強與大陸駐當地使領館的聯繫,積極防範相應的風險,避免盲目投資。 三是提升與媒體及公關機構的交往能力,提高透明度和規範資訊披露。“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整體形象,必須提高“走出去”企業的透明度,通過主動、真實、客觀的資訊披露,讓世人瞭解中大陸國企業在東道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開展負責任投資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為支持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改變。李智慧建議,企業家可以同我國駐當地的媒體、公關公司聯繫,同時重視海外公關人才的培養和公共關係工作的常態化與制度化,構建和諧、務實與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 四是尊重當地文化。“走出去”的企業,要有國際化視野和擔當,尊重東道國民眾的社會文化心理與習慣,瞭解東道國的文化特點及其差異性,找到與當地利益相關和溝通交流的管道和最佳方式,提升當地居民對企業的認知度與滿意度,增進中國大陸企業與當地居民的情感紐帶和文化認同。 此外,與會專家認為,在塑造中國大陸企業海外形象上,有關部門還應該進一步構建中國大陸企業國際影響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影響中國企業國際影響力的核心要素。隨著中國大陸企業海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腳步的深入,還需要對中國企業國際影響力指標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和細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為詳盡的量化資料作參考。(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王晶晶) 【中央網路報】

嘉義房屋汽車貸款個人信貸比較利率信貸年息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本報特約-產業追蹤-帶-路-如何塑造大陸企業海外形象-031500177.html

車貸利息試算銀行貸款利率比較台東小額借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lkris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